喜报!我院《远程火箭飞行弹道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由我院刘鲁华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吴志刚教授、曾庆华教授、史格非副教授和王泼老师为团队成员建设的《远程火箭飞行弹道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成功获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此次入选,是我院在新工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征程上的里程碑式突破。这不仅是课程建设质量达到国家级水准的直接体现,更彰显了我院在该学科领域人才培养的深厚底蕴与卓越实力。

1 实验简介
本实验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按照“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原则,建立了两个虚拟仿真实验场景,在知识体系上贯通飞行力学、飞行控制、飞行仿真等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而生动地建立坐标系及其坐标系转换的空间认知体系,增强对远程火箭飞行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 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飞行器弹道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工程设计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特别是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和对待实验数据的严谨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提高进行科学实验工作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际设计、分析判断、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等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有关飞行器设计、分析、试验和使用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实验系统先进性
实验充分发挥该课程教学方面多年来所积累的成果,为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梯度,基于Unity3D技术、C#语言、3Ds MAX三维建模技术重点开发用于课程实验教学的虚拟仿真平台和相关课程教学资料,打造一套集教学、实验和实景仿真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教学案例。实现了坐标系空间可视化展示与操作环境,构建了地球3D空间模型,对远程火箭发射全过程的控制流程和飞行轨迹进行不同视角的数据三维可视,实验场景和实体的形象直观表达,且具有操作互动特性。

此次《远程火箭飞行弹道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我院在课程建设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重大跨越。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标杆引领与辐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前沿教学模式,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新工科拔尖人才而不懈奋斗!
排版 | 黄卓毅
初审 | 陈红娟
审核 | 蒋建平 赵晓江
审核发布 | 罗愈业
